劉曰興:濱州家紡業的領軍人物
愉悅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曰興,自2004年到南城開發區創建愉悅家紡到今天整整三年的時間.經過三年的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市場拉動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紡紗、織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裝、家用紡織品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2006年完成印染布產量7000萬米,床上用品1500萬件,方巾2150萬打,經編布600噸,實現銷售收入10.2億元,出口創匯4508萬美元。
公司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Oeko-Tex Standard100生態紡織品認證;SA8000社會責任認證。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全國紡織和諧企業建設先進單位”、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染整及家紡產品開發基地,“中國家用紡織品協會理事會執行理事”單位。產品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國家免檢產品”。他本人也榮獲山東省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榮譽稱號,被中國印染行業評為“企業文化建設杰出人物”,并榮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全國紡織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全國紡織紡織工業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愉悅家紡創業之初,劉曰興同志帶領廣大干部職工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家紡企業。完成一期工程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神奇速度,當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創造了令濱州人為之嘆服的“愉悅速度”。劉曰興同志不僅狠抓內部管理,還將延長家紡產業鏈,帶動周邊經濟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按照我市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的總體要求,本著“和合共進”的企業價值觀,自覺發揮企業的帶動力和輻射力,將設備、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的終端產品部分縫制流程建在農村,先后為小營鎮無償提供200臺套制成設備,為舊鎮鎮無償提供60臺加工設備,建立了小營辦事處小前村、舊鎮鎮富家村兩個加工基地,并派出17名技術骨干定期進行技術指導,幫助建立有關規章制度和生產流程。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地效應,依托基地把產業鏈條繼續向農村、城鎮擴展延伸。目前,除小營、舊鎮外,生產點已擴展到無棣、濱城區其他鄉鎮,發展到了12家縫制加工企業,有縫紉設備1000余臺套,從業人員1000多人,2006年加工方巾2150萬達,完成產值5000萬元,不僅實現了自身產業鏈延伸,而且帶動了區域經濟,增強了我市紡織產業集群的發展活力。
為了緊緊把握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瞄準國際紡織業前沿,圍繞延長產業鏈目標,他按照先謀勢后謀利、先做適后做強的理念,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方向。抓住歐盟設限,美國家紡床品沒有配額限制的機遇,及時調整外銷市場,從以歐盟市場為主,調整到以美國市場為主,銷售份額占到總銷售份額的60%;同時,不斷拓寬營銷渠道,順利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商的中國家紡唯一供應商,并得到了屬于愉悅的商品編碼,從而載入IKEA海外尋找供應商的經典案例;同全球著名零售商宜家合作,成為其良好的合作伙伴;成為澳大利亞知名品牌“喜來登”的指定供應商,通過了英國瑪莎、NEXT、美國杰西盤尼、斯普瑞斯、西樂斯、西點家紡的驗廠,為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另外,根據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按不同產品、不同地域和壁壘限制,積極調整營銷網絡結構,通過國際采購商、代理商和設立駐外機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際營銷網絡。并在全國幾個重點城市,設立辦事處和專賣店,初步形成了國內銷售網絡。
在抓好企業經濟建設的同時,愉悅家紡積極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創建活動,設立了“愛心救助基金會”,救助員工80多位,金額達20多萬元;發動團員青年到敬老院奉獻愛心,他自己也將政府獎勵的15萬元獎金和1輛轎車,無私的捐獻給敬老院和企業。在管理上突出管理人性化,為員工營造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在用人方面,體現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為員工創造崗位成才的平臺;在生活上實現居住公寓化,投資為員工宿舍安裝了中央空調、洗衣房、文化活動等設施,創建安全優美的生活環境。
勇于擔社會責任是企業家最重要素質之一。劉曰興同志在建廠初期,就將印染廢水的治理和回用作為愉悅家紡重大發展戰略之一,稱為企業的“生命工程”。他采用最新技術成果,投資建成的污水處理系統,率先在國內同行業中實現印染廢水的資源化開發和利用,使廢水能夠回用于生產過程的水洗、沖洗等工序,完全可用于農田灌溉,在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等方面遙遙領先全國同行業水平。
和諧愉悅的企業文化,形成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全體員工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使愉悅家紡孕育出一個快速發展的神話。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