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萊家紡:極為聰明的商業模式
商有道,商亦無道!道是過往經驗的總結和應用,無道在于創新、冒險,敢為人先!人們總是追尋生意之道,但高明的人又說“無道勝有道”。而羅萊身在道中,又在努力尋找無道之道,最后他們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來,我們姑且稱之為——羅萊非常道
一個優秀的企業就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兩日深談,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羅萊家紡老板薛偉成、薛偉斌經歷了多少成敗風險,而是整個企業經營策略的完善與巧妙。這家產銷和代理中高檔家居紡織用品、多年穩居行業第一的上海加盟連鎖企業,正在用一種前所未有的“立體產品線的多渠道覆蓋模式”,織一張布局和深耕全國的大網……
與董事長薛偉成促膝而談,我們發現,羅萊人總是“為點滴細節而傾心熱愛”,細到一種氣味、一種手感、一種顏色和一種溫馨時尚的表達,都可以成為5大風格12大系列上百種產品的賣點,甚至主要產品可以在不同店、不同時間里組合成不同的“銷售菜單”,數學上的排列組合,也成了它的誘人魅惑之處。
銷售一種誘惑,這真的很奇妙!采訪羅萊家紡,相對于老板曲折的經歷故事,我們更愿意用主要篇幅來闡述企業的理念和與眾不同的經營策略,這才是他們專業精神和運營智慧的精彩之處。
這正是羅萊的非常之道。
艱苦創業,以弱勝強
每一個時代都有充滿傳奇的一面。上個世紀80年代,江蘇南通工商世家出身的薛偉成,很早就開始將農村人縫制的枕套收購起來,運到城里推銷給百貨公司。他執著、堅韌,歷盡風險與艱難,成為那個時代典型的創業草根英雄。
市場一點點撬開,生意越做越大。1985年,薛偉成將枕套賣到了東北、天津、山西,商場看樣下單,家里組織生產。不少城市大大小小的百貨商店都成了他的伙伴。
那些年,用同樣方式在外“跑生意”的南通人不計其數,但為什么今天最成功的卻是薛偉成?其實他并不比別人聰明,但比別人更執著,更專注,更勤奮。生意方法大同小異,別人付出九分的努力,薛偉成付出的卻總是十二分。
又一年過去了,同伴一如既往地用原有模式收購家庭作坊的產品時,生意不斷的薛偉成,已經有了自己的工廠!從那時起,羅萊就形成了做任何事都要比競爭對手更努力、更較真的基因……
1988年,弟弟薛偉斌從政府部門辭職下海,幫哥哥打理生意。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整個國家立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在改變,兄弟倆也將越來越紅火的工廠從鄉下遷到了南通市區,百十名員工披掛上陣,企業上下脫胎換骨,生意有了新的氣象。這一年,薛家兄弟的床單床罩生意已經做到了近400萬元。
也是這一年,兩兄弟趁勢而上,開始謀劃攻打市場的制高點——上海。
上海可不是一個好玩的地方,數不清的生意人從那里鎩羽而歸。當時已有不少廣東的品牌產品在上海商場里銷售,初來乍到的薛家兄弟沒有品牌,卻不管不顧地與廣東人在商場里搶位置、爭人氣。二者之間,曾有一場艱險的明爭暗斗,最終以廣東人失敗告終。
今天,薛偉成向記者解開了“以弱勝強”之謎:“其實雙方質量花色都差不多,賣得好與壞,在于另一些微妙的差別——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和語言障礙,眼睛總是向上看的廣東人,很少與下面人員溝通,處理問題也很少顧及一線柜臺人員的感受。于是廣東人跟上海營業員、柜臺組長的關系很差,而銷售的關鍵卻是一線營業員。所以廣東人再怎么做公關,實際銷售卻不好。”
薛家兄弟卻不一樣,他們把“所有合作者都視為自己的伙伴、家人”,真心相待。業務員努力與商場每個人處好關系,上至領導,下至清潔工、倉庫保管員,一視同仁地尊敬和友善,無形中,贏得了和諧良性的經營環境——這正是羅萊“伙伴”核心文化理念的雛形。
“一個拖地板的人跟我們銷售有關系嗎?有。如果清潔工一看到你的柜臺有顧客,就拿著拖把來做清潔,你生意還怎么做?廣東人對她們無禮,她們就這樣對待廣東人。而我們的尊重和真心換來了她們的支持。于是一旦柜臺有生意,她們即使正在做清潔也會悄悄離開。
“再說商場倉庫保管員。那個時候,新貨由倉庫統一堆放發貨,如果倉庫人員與你關系不好,他就會把你的貨壓在最里面。一個星期天,大商場一個柜臺可以賣3萬元,小一點的商場也能賣2萬元,如果你的貨被壓到里面,前面要貨時,他會說壓死了,取不出來,這樣一個月你就會少賣10萬元!”
兩個例子,以小見大。當薛家兄弟的“伙伴”理念,如此滲透到業務的每一個層面和細節時,生意沒有理由不順風順水。同時,這也證明了他們比別人更專注,“將每一件事情想深入,想全面……”
這樣的“伙伴”與“專注”理念,正是羅萊創業至今賴以成功的重要文化基因之一。
來自意大利的品牌起源
美沒有國界。1992年9月,商場高手薛偉成去了一趟意大利。他需要在那里找到靈感。
雖然產品賣得還算風生水起,但兄弟倆仍然感覺不對勁兒。原本家家戶戶自己都能做的床單枕套,怎樣才能讓消費者產生購買的欲望?產品究竟該賣給什么人?該做一個怎樣的品牌?
揣著沉重的疑問,薛偉成希望在意大利,這個世界家紡業最發達的國家找到靈感。果然,無意間在教堂的一次流連,讓他有了清晰的思路。
當時,薛偉成參觀了威尼斯的圣馬可大教堂。教堂神圣而典雅,徜徉其中,薛偉成頓時被歐洲藝術的奇特迷住了——教堂內部的色彩運用非常鮮麗、濃烈,單獨看來極其夸張,但和教堂里的人結合起來時,卻呈現出一種令人陶醉的美,這是一種為了營造某種整體精神氛圍而匠心獨具的美學運用。
“這種歐式美感可不可以運用到床品的設計中呢……”
正當薛偉成有所領悟時,教堂里回蕩起了16世紀著名音樂家奇普里亞諾·德·羅萊的牧歌音樂。音樂結束后,薛偉成和教堂樂長交流了內心感受。樂長說:“家居紡織用品絕對是一種生活的藝術,而任何藝術形式都必須考慮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有藝術享受的需求,激發出人們深藏內心的藝術氣質,你就一定會成功。”
那一瞬間,仿佛靈光乍現!薛偉成頓感頭頂的天空一片澄明。他終于領悟到自己事業的定位——做歐式風格的中高檔床品,開創一個“讓消費者追求生活藝術”的家紡品牌。這樣的風格和想法在國內市場絕對是一個空白!回國后,薛偉成用意大利音樂家奇普里亞諾·德·羅萊為品牌命名,同時采用了古希臘神話中掌管紡織業的女神阿拉克涅的側面畫像,用作品牌的輔助圖形,強化了歐式風格的文化內涵——至此,羅萊品牌誕生。
要做就做大!1994年羅萊拿出近40萬元,在國內家紡公司中率先設計了CI識別系統。從此,品牌經營的理念滲透到了羅萊人的血液中。隨后羅萊連續參加了“全國針棉紡織品博覽會”等多個展會,大氣新穎的形象和精良的產品品質,引得各地商場前來參會“尋寶”的紡織品經理紛紛側目。“從此,我們在業內有了不錯的知名度。”
與此同時,羅萊加大了市場營銷的力度。他們緊鑼密鼓,揮師征戰全國市場,采取了當時各行業都在使用的辦事處營銷模式,扁平化,相當于廠家直接零售,利潤空間巨大。前期在北京、太原、杭州等10多個大區設立了辦事處,由辦事處與商場交易,先貨后款,零售500~1000元/套,賬期30天。短短數月間,各省會城市的商場就鋪進了羅萊的產品。
很快,一個新興家紡品牌冉冉升起,全國各地的銷售水漲船高。1995、1996年間,羅萊攜前兩年成功搶占上海市場的勢頭,靠“伙伴、專注、卓越”的理念,在各地創造了輝煌戰果,北京、武漢、太原、杭州等八大辦事處在與當地各大商場家紡產品的銷售競爭中,均打敗了所有對手!
1997年初,躊躇滿志的薛偉成為了擴大戰果,決定親自出馬再開辟一塊空白市場,專做酒店紡織品。酒店床品業務量大,一單下來利潤可觀。羅萊則交由弟弟打理。誰知事與愿違,酒店的國有體制猶如“攔路虎”,而體制外的薛偉成與之理念不同,業務談判總是不歡而散。辛苦折騰了一年,生意沒有進展。
這時,一個薛偉成長久以來隱隱擔憂的危機,突然爆發了——整個辦事處業務,像雪崩一樣坍塌了下來!
羅萊戰略大轉型
辦事處模式的弊端不爆發則已,一爆發就是毀滅性的。
事情是這樣的:1997年前后,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使中國市場從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轉變成了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商品滯銷,商場普遍開始拖款,羅萊辦事處也不能幸免;同時多年經營之后,辦事處貨品大量積壓,利潤全部成了庫存。這樣日復一日,流動資金捉襟見肘。
特別是1997、1998年間鄭州亞細亞及連鎖店仟村百貨相繼倒閉,其他各商場風聲鶴唳,羅萊貨款徹底難以收回。那是個“兵荒馬亂的歲月”,北京仟村百貨倒閉之時,一對供應商夫婦當眾跳樓身亡。羅萊只能拉回80多萬元的洗衣機和手表。1998年羅萊統計當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賬面利潤有200多萬元,事實上卻沒有現金利潤,流動資金幾近枯竭。
形勢迫在眉睫,企業隨時可能倒閉!
正被酒店紡織品困擾的薛偉成驚出一身冷汗。他當機立斷縮短戰線,停止酒店項目回到羅萊,與弟弟并肩作戰。“當時意識到,銷售模式必須轉型。隨后我們倆四處考察,尋找拯救羅萊的出路。”
——他們發現,國內某同行采用專賣店連鎖加盟模式,正做得紅紅火火。
這種模式對資金和管理的減壓作用非常明顯,兩兄弟立即決定開店嘗試。1999年1月,第一家羅萊家紡專賣店在南通人民路開張。正值旺季,提升到中高檔700~1200元/套的零售價已是行業最貴,但現場成交火爆,遠遠勝過商場。
兄弟倆興奮不已,立即決定將辦事處轉型為連鎖加盟模式。買斷辦事處貨品,即可成為當地加盟商;同時要求加盟商用專賣店和商場兩條腿走路,形成互補;而且只做加盟,絕不能做批發(這一點鞏固了羅萊品牌的含金量,為日后成為行業第一打下基礎)。
轉型加盟連鎖模式,好處顯而易見:①羅萊資金可健康快速流動;②加盟商自己經營管理更加有效;③標準化設計裝修,比商場店中店更加美觀大氣;④臨街門面,可產生更多的隨機購買;⑤競爭減少,顧客進入專賣店后選擇變得唯一;⑥服務可更加細致到位,有充裕的時間、空間與顧客深度溝通……
雖然艱難,但一年之內各辦事處即轉型成功。與此同時,羅萊開始大規模招募加盟商,“跑馬圈地!”人手不夠,就將20多名干將派往全國各大片區,開始地毯式的密集招商。
招商之初,公司沒錢做廣告,業務員完全憑個人能力進行陌生推銷。他們靠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走遍了片區內的各個城市,從城市的這一頭掃到那一頭,對自己看好的店,說服老板加盟。為了讓加盟商盡快成功,他們幫扶著做店面設計、促銷海報,白天賣貨,晚上培訓。許多人吃不下這苦,走了,第二梯隊又補上去……
隨著貴陽、大理、長沙、南寧、郴州、揚州、無錫等新加盟店的陸續開張,1999年底,數十家加盟商的銷售額達到3700多萬元,羅萊終于真金白銀地實現了300多萬元的利潤!
羅萊戰略大轉型總算上了軌道。一個連鎖加盟運營系統,漸漸形成。
渠道升級的十二個臺階
2000年羅萊銷售5700萬元,在業內還排不上號;到2002年近200個加盟商就將銷售快速做到了1.7億元,成了行業三甲。“怎么做到的?追求卓越的超強執行力!”
比如羅萊人出差,旅途就是臨時指揮部,很多工作都在旅途中布置好了。一位高管說:“一路上不是總裁薛偉斌打電話給我們,就是我們打電話給下面的人。這樣我們一到當地,就可以看執行效果,而同行通常是到了當地才布置工作。羅萊人總是這樣高效利用時間,很快跑在了競爭對手前面。”
有很長一段時間,羅萊和某個主要競爭對手,都從同一個面料商手里進貨。但羅萊靠種種超強的執行力,每次新品發到加盟商手中都比對方早15天左右,因此羅萊總是既賣得貴又賣得好,久而久之,就培養出了自己的中高端消費群體……
同樣極為重要的是,企業各環節的系統性分工,也在這一階段開始形成——加盟連鎖模式建立起來之后,前線加盟商只需“專注”于銷售,后方羅萊則集中財力、精力一心一意搞研發、打品牌,招募和服務加盟商,全力為營銷前線做好后臺服務。尤其是新產品研發,由董事長親自來抓。2000年羅萊又將研發中心從南通遷到了上海,此后國內一流的設計成果層出不窮。
——然而2002年,剛把經營理順一點,“跑馬圈地”招來的加盟商又出問題了。
首先發現很多加盟商素質低下,于是堅決清退;又發現大量加盟商經營不得法,資金壓力巨大,變得心浮氣躁,一有機會就打折,許多店還偷偷賣非羅萊品——種種問題浮出水面,羅萊人反省道:“光顧著跑馬圈地了,精耕細作遠遠不夠。”
怎么辦?一系列復雜的工作需要做,特別是要對加盟商進行脫胎換骨式的培訓改造。問題的核心在哪里?——讓加盟商高高興興賺錢,實現與羅萊的共贏!加盟商是羅萊同舟共濟的“伙伴”,這一理念不會改變!
于是,2004年初,根據自身和外行業大量經驗總結出的實戰方法《成功專賣店經營12臺階》出爐,然后刻成光盤,6張6個小時。以此為教材,羅萊開始大規模培訓加盟商,總部和各地常年不斷……
該套光盤一公開,立即受到熱捧,隨后四處流傳、復制,竟然像“葵花寶典”一樣,成了整個家紡行業的教學光盤!從此同行對羅萊敬畏有加。光盤里究竟有些什么內容?記者了解到,12個方面主要有:導購員招聘、培訓及考核激勵方法;如何做好日常營業;如何做好庫存管理;如何應付雜牌競爭;如何做好新品推廣等;每一個方面又分一二十個細則。其方法確實獨特,比如用人方面,光盤上說選人應該團隊選,而不是老板選,因為新人是與團隊合作而不是與老板合作;育人是“我做你看,我做你做,你做我看”等;又比如促銷時,要專門請銀行人員著裝現場收款——一可增加品牌美譽度和顧客信賴度;二可避免假鈔損失……
“12個臺階”,是一整套系統、嚴密的專賣店(包括商場店中店)成功運營實操方法,目前已成為行業“秘笈”,照著做十拿九穩奏效。黑龍江鶴崗市的加盟商2004年銷售80多萬元,培訓此方法后回去付諸實施,2007年銷售就達到了400多萬元!黑龍江其他加盟商一看,鶴崗這么小地方,方法對了都能做得這么好,所有人信心大漲,生意越做越好。全國各地都是如此。相互間的學習交流一多起來,過去每年一次以敘舊吃飯為主的加盟商大會,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加盟商經驗分享和表彰先進的培訓大會。
整個羅萊企業的素質,就這樣開始全面提高。
就在羅萊全力“練內功”的同時,各地市場前線的擴張遠沒有停止,“2003年非典時期,各個家紡品牌紛紛撤出北京各商場之時,我們的一線人員卻不顧生命安危,反其道而行之,前去談‘進場’!讓北京人吃驚不已。非典過后,其他品牌叫著‘收復失地’殺回來之時,卻傻眼地發現,羅萊已占據了各大商場最好的位置!”
也是在這一年,羅萊獲得國際純羊毛標志證書,在南通建起了占地165畝的現代化生產基地“羅萊國際工業園”,并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4年羅萊出庫3.8億元,一躍成為行業第一!
系統化領先之道
艱難曲折,玉汝于成。羅萊在不斷的變革中堅持著,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對此,總裁薛偉斌頗為感慨地說:“很多人都為羅萊貢獻了不同的力量,沒有誰是力挽狂瀾的人物。就像家庭的幸福,是每個人的性格、家庭的氛圍長期形成的。”正如研發中心一位員工為一次新品設計失敗而躲著痛哭的事,正如無錫加盟商說“寧愿少活十年也要將羅萊做得讓所有對手無法超越”這句話,正是這些點點滴滴卻傾注了羅萊人巨大熱愛的“細節”,匯集成了羅萊進步的階梯。
“為點滴細節而傾心熱愛”,也許這就是羅萊已凝聚成形的企業文化核心思想“伙伴、專注、卓越”的另一種體現,也是羅萊的某種性格。但這種“細節精神”,并不妨礙羅萊的大手筆。
從2004年開始,羅萊轉變成職業經理人的團隊經營。這一年,總部遷來上海已一年有余,來到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尤其是落腳在外灘這一頂級奢華之地,就意味著公司的所有事情都必須做到全國最好——
怎樣才能做到?首先是認識的提高。這一年,羅萊團隊開始理性地認識到,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是一個精密而復雜的系統。許多相對獨立的小系統(比如一個專賣店、一個部門)組成的一個相互關聯的大系統(企業);各個小系統的正常運作構成了這個大系統的運作,而這個大系統,又與外部社會環境,組成更大的系統……
一個優秀的企業,不但企業系統要完整,各個分支系統的運作也必須精益求精,要“專注”而且“卓越”。于是2004年,羅萊在企業全面升級的大思路下,決定一方面構建完整的戰略系統,另一方面將經營重心從“跑馬圈地”移到“精耕細作”上,將系統做深、做透!
在具體執行上,這一年羅萊開始實施“系統化品牌戰略”。“一些國際品牌遲早要進來,與其爭個你死我活,不如共同發展。”于是羅萊以國內家紡第一品牌的優勢身份,輕松地拿到了澳大利亞高端家紡品牌喜來登、法國時尚品牌尚瑪可、意大利奢侈品牌意歐戀娜等在中國的銷售代理權,到目前羅萊旗下共有10個品牌。為什么要做這么多?這和羅萊一個大大的愿景有關。
這一年,“經典羅萊,品味生活”的品牌核心理念確定,同年聘請了氣質與產品相得益彰的香港影星李嘉欣作為形象代言人,2004、2005年經過央視廣告的大面積覆蓋,羅萊的品牌知名度空前提升。
也是這一年,“精耕細作”成為關鍵詞。公司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明確的終端策略:①多開店、開好店、開大店;②做好店面形象;③做精市場推廣。為此,公司將大量的督導人員派到各地,專門為加盟商做精做細市場提供培訓、服務。
針對之前羅萊在各個城市銷售網點太少,公司提出“多開店”策略,要求有能力的加盟商開二店、三店,進更多的商場,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不能讓消費者“只看到李嘉欣的廣告,而看不到店”。另外,多品牌戰略也要求多開店;對于“開好店”,是指選址,開新店盡可能選在商圈和高檔社區的黃金(196,-0.64,-0.33%)地段。一個值得信賴的中高端品牌,在黃金碼頭看不到店,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對于“開大店”,必須要有一批大氣頂級的形象店和旗艦店,一是產生足夠的影響力,二是店面形象要與中高端顧客的目標定位相匹配。
對于“做好店面形象”,是要求所有專賣店和商場店中店的設計、裝修、陳列和導購服務,都必須按要求升級,這才與高端時尚的品牌定位相吻合,要讓顧客每次看到羅萊店,都感覺到“大品牌”煥發出了“新氣象”。
對于“做精市場推廣”,這是一個龐大、復雜的軟性話題,同時也最講究策略、最需要智慧,它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大方面:①新品上市;②大型特價促銷;③會員營銷;④團購……
當羅萊開始執行這些計劃的時候,當羅萊開始發力的時候,人們發現,它的品牌優勢和渠道優勢都已經非常明顯,它就像一輛性能卓越的跑車,稍加油門,就迅速將競爭對手甩在了身后。
單店贏利能力:強與大的辯證法
不管戰略系統多么宏偉遠大,在執行層面上將細節做得比對手更精、更細,才是根本。所以提高單店這一獨立系統的贏利能力,成了“精耕細作”的核心。
2004年羅萊開始研究這一課題。他們全力從內部挖潛,比如發現無錫加盟商業績特別突出,一調研,原來無錫發明了一些獨特的銷售方法,“比如在全行業首創拆開包裝來陳列,而且促銷品擺堆頭,暢銷品的陳列異常顯眼;所有陳列都十分生動,讓人眼前一亮;而且還增添了配套產品及家居實景陳列,錦上添花,襯托出羅萊的品位和家居氛圍……”羅萊了解到這些實戰“招數”后,立即向全國推廣,現在已成為業內通用做法。
羅萊就這樣,到處去找提高單店贏利的方法,最后總結出三個要點,又形成一個獨立的系統:①進店率要高;②成交率要高;③客單價(成交額)要高。三者同步提高則產生一種乘數關系。比如原來一個店,每進5人成交1人,提高成交率之后變成每5人成交2人;進店率如果提高一倍變成10人,成交則為4人;這時如果將單個顧客的成交額提高到原來的1.5倍,理論上整個單店系統的贏利能力就是原來的6倍。
這是一個多么誘人的可能啊!即使現實結果只是原來的2倍,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那么怎樣提高進店率?首先店面選址在人氣旺的黃金地段,同時配合大量的廣告宣傳造勢,讓羅萊家紡在消費者心中占位;
其次是成交率。要讓顧客進店時,被高貴、溫馨又時尚的家居氛圍吸引,“哇,我向往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為此,羅萊人發明了“五感營銷法”,當顧客進店之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都感到特別愉悅時,就會產生擁有的欲望,尤其是中高檔顧客對價格本身就不敏感,成交就變得容易;
然后是客單價,盡量實現連帶銷售。先引導顧客買高價品,然后在開票和提貨之間的時間段里,很自然地推薦配套或相關連的產品。2007年羅萊北京居然之家店,一位原本只打算花360元買床被子的顧客,在導購顧問式的服務下最終高高興興地消費了7萬多元……
單店贏利能力的提高,是一門學問。數據顯示,2004年羅萊單店平均零售額是50多萬元,到2007年達到了180多萬元,行業第一品牌“強”的一面,充分展示了出來。
——至此,羅萊的系統性整體推進策略,顯示出了強大的綜合能力,“強”與“大”的辯證法,在此不言自明。
此時全行業都開始學羅萊,瘋狂到了什么程度?只要誰做了一次羅萊的供應商或配套商,一年之內不愁沒有生意。比如上海某個印刷廠為羅萊印了一次海報,華東地區這個行業的所有企業,都會來找這個廠印海報;南通某運輸公司運送了羅萊的貨,只要將羅萊的包裝箱往公司門口一放,很快其他家紡企業就會找上門來。為什么?“因為羅萊都是找的他們……”
2008年初,羅萊入選“2008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業內波瀾不驚,沒有人感到意外。
戰術推廣:一個都不能少
羅萊的運營系統里,有很多讓人驚訝的“菜單”,一個菜單就是一個小的運作系統。許許多多這樣的分支系統的高效運作,促使羅萊成為行業第一。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加盟商每年一次的“特價促銷活動”,和新店開業。
由于羅萊平時不打折,大量追求優質、低價的中低端顧客被拒之門外,而這樣的消費者是市場的主流。這些喜歡羅萊的人早已被吊足了胃口,他們就像水庫里越蓄越高的水,具有強大的勢能,一旦開閘釋放,能量無限!無疑,這是羅萊無意間為自己培養出的另一種層次的顧客。放棄他們嗎?傻瓜才會。
羅萊的聰明在于,它專門打造了一種針對這部分顧客的營銷模式。羅萊每年安排全國的加盟商在不同的時間段,做一次為期10~15天的特價促銷活動,推出專門的特價品,來一次轟轟烈烈的大型促銷,活動以5折以下的價格讓利促銷,短期內將這部分顧客一網打盡。
活動之前,需要在當地做足宣傳,“盡量讓每一個目標客戶知道,從不打折的高檔羅萊一年一次的特價搶購活動就要開始了。”造足聲勢之后,時間一到,開閘放水。3~5折的驚爆價,曾經讓南通的第一個專賣店擠破了門。羅萊全國的580多個加盟商,1500多家店面,瘋狂搶購的場面每年都會這樣出現一次……
2007年3月,無錫加盟商10多天的特價活動,在所有店中史無前例地賣了540多萬元!連黑龍江伊春這個僅一二十萬人口的林業小城,特價活動也賣了300多萬元;南通店最多的一天賣了94萬元;而2008年春天無錫的特價活動再次打破紀錄,賣了800多萬元!由此可見中低端顧客的消費能力,確實不容忽視。
每一次特價活動都是一次狂歡。廣告的狂轟濫炸和搶購場面,不但對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起到了最大的加強,還與日常的銷售形成了極好的互補,既抓住了中高端又滿足了中低端,而且,羅萊每年的庫存都被消化一空。
不過,特價活動拉開大幕之前,需要提前在1~5天內先安排一個“會員專享日”,并在廣告中大張旗鼓地宣傳,會員先行選購并拿到贈品之后,才輪到普通顧客。會員身份的尊寵被加強了。
目前羅萊有10多萬會員,每年為企業貢獻50%以上的利潤份額,他們是專賣店的血液,沒有會員的專賣店將難以為繼。所以羅萊必須進商場開店中店,商場人氣持續旺盛的天然優勢彌補了專賣店對會員的依賴。雙方的優勢互補,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系統。
顯然,會員能享受一些特殊待遇,在此不贅述。其中在經營上最具巧思的一條是,金卡會員可終身免費洗熨。但是要洗熨必須自己把床品拿到專賣店里來,洗完之后也自己到店里來取。這里面就有講究了——可增加會員返店率,意味著極可能實現新品銷售;同時對店里其他顧客而言,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促銷廣告!
同時,羅萊還重點發展團購。2008年河南某地一加盟商1000萬元的銷售,有700萬元來自單位集團購買;羅萊還與電信公司、高檔鞋服、家居飾品等企業結成異業聯盟,雙方會員共享,促銷活動聯手,“1+1>2”的效果顯而易見。
另外開新店的做法,更是系統而巧妙,在此不贅述。讀者想知道?直接問羅萊。
品牌再造競爭力
采訪的過程中,幾位高管都表示,對薛偉成和薛偉斌兩位老板“打心眼里佩服”,羅萊品牌的造富能力不僅將跟隨數年的高管們變成中產階層,更讓加盟商的財富不斷翻番。河北某地加盟商的個人資產從10年前的1萬元,變成了今天的800萬元!這種加盟商“財富數十倍上百倍增長的故事”,早已不勝枚舉。
目前,羅萊的加盟商系統正在進一步建設,與之相匹配的是,社會形象也在全面完善。
多年來,羅萊積累了不錯的品牌認知度,而大型公關和公益活動,將羅萊的美譽度推向了高峰。羅萊一直認為做公益事業,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而且薛偉成有一個核心價值觀:“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所以,就像硬幣的兩面——回報社會的活動自然能提升品牌的公眾形象;舍得付出的羅萊,又迎來了新的平臺。
2004年,羅萊就開始投身公益事業。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時間捐贈400多萬元物資;當年7月還成立了“羅萊溫暖基金”,每年劃撥專項資金救助貧困孤兒,并將這項活動推廣到羅萊網絡成員參與,在全國1500多家專賣店里同時啟動了“您買一次,我捐一元”的公益活動,常年為基金籌款。
2007年,公司成立15周年之際,羅萊聯合光線傳媒舉辦了“羅萊之夜——時尚風云盛典”,為羅萊品牌注入了時尚元素。持續5個月的時尚人物評選活動,在全國各省衛視同時播出。在整合傳播的策略下,羅萊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隨著社會聲譽的廣泛傳播而快速提升……
最后,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羅萊事業中,一個重中之重的戰略。
采訪羅萊,這是最讓我們興奮的一個點。羅萊和它所代理的喜來登等10個品牌后面,藏著羅萊的戰略野心:他們試圖用一種“系統化品牌戰略”,一網打盡不同檔次家庭的需求、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不同風格家庭的需求——
比如他們用澳大利亞品牌喜來登,來滿足高檔家庭的需求;用意大利品牌意歐戀娜,來滿足富豪家庭的奢侈需求;用法國的尚瑪可,來滿足時尚人群;用迪士尼,來滿足兒童;用時代華納的品牌,來滿足追星的人;而羅萊則一如既往地專注服務于最廣泛的中端以上人群……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品牌都有自己的招商加盟系統。于是,一種新的格局極可能出現:羅萊代理的各大品牌占據著不同的中端、高端和不同風格、模式的銷售渠道(包括網上銷售),大量不同品牌的專賣店和商場店中店,密布在各城市最好的商圈、商場和大型繁華社區里,這是一種對渠道的大規模覆蓋,意味著一種“對顧客資源的隱性壟斷”——不管顧客到哪里、選什么樣的品牌,最后買的大多都是羅萊手里的品牌!將城市最好的商圈資源占據之后,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中,羅萊將“不戰而屈人之兵”!
無疑,這是一種極為聰明的商業模式,用多品牌對渠道進行最大限度的覆蓋,我們姑且把這種模式稱之為“立體產品線的多渠道覆蓋模式”——這將是羅萊最強大的戰略系統,讓羅萊的未來有了無限巨大的想象空間……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