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志紡織的精品法則
2012-7-23
每天5∶00起床,7∶00~8∶00在公司與高層進行晨會,除去重大會議或事務外,其余時間均在外進行考察、學習。這是浙江三志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云法的工作時間作息表。
10多年前的首次轉身讓丁云法認準了化纖長絲窗簾布生產的這條路,但剛起步的他沒有自己的技術,產品一直徘徊在低檔市場。不甘人后的丁云法決定放手一搏,于是他趕赴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拜師學藝,開展合作,進行事業的第二次轉身。正是這次華麗的轉身,讓三志紡織在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本土紡織行業深受影響的大環境下,仍然保持公司生產、銷售的逆勢上揚。2011年,該公司產值銷售1.8億元,預計本年度年產值銷售收入將達到2.8億元至3億元。
當記者追問丁云法企業發展的秘訣時,他表示,高端化的產品路線,高投入、高回報的產品研發理念,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以及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共同保證著三志的飛速發展。
不走尋常路
“企業之所以能夠具備抗擊風險的能力,具備產品的議價權,源于三志紡織在技改、產業升級過程中,以科技引領走精品之路的發展戰略。”丁云法如是說。
在2001年,丁云法以5000余萬元注冊資金創建了浙江三志紡織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打拼,如今的三志紡織擁有固定資產3.2億元,成為一家專業從事功能性遮光、阻燃、環保家紡面料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湖州市“重點骨干企業”。而真正引來業內外關注的還是三志的拳頭產品——功能性遮光阻燃家紡面料,這些面料不僅擺脫了“低價、量大”的低端路線,而且還因獨有的“魅力”遠銷歐美、南非、中東、東南亞和國內重要市場。
據悉,三志紡織與高校合作研發的阻燃產品已獲得了國際SGS認證(東南亞阻燃證書)、國際LNE認證(歐盟阻燃認證)及國內BG20286-2006認證(國內阻燃證書),并且率先獲得了ISO9001∶2008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和ISO14001∶2004環境認證,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市場的拓展提供了保證。據統計,如今由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品所帶來的收入,已占到三志紡織全部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的80%左右。
“我們認為社會在發展進步,人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針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客戶群體,提供不同的個性化產品是三志紡織的責任,因此公司每年分階段會向市場推出一定數量的適銷對路的新品。”丁云法說。此外,近年來,三志紡織不僅精心組織參加廣交會,還先后到歐州、美國、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參加產品展覽會,了解市場需求、發展方向、找產品的切入點。通過考察,丁云法認識到歐州、美國的市場需求特點是產品檔次高、質量要求高、環保要求高、附加值也高,而正是精品需求的一個潛在大市場。
重金之下的技改升級
多年的市場歷練,讓丁云法深刻感受到,企業要發展,產量是生存之本、質量是發展之源、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產量就沒有一切,更無效益可談。”在其堅持下,三志紡織連續幾年把技術改造作為他們發展的重中之重,技改的步伐始終沒有停頓。近三年,三志紡織不斷加大技改力度,技改投入資金1.5億元,同時還擴建廠房,淘汰落后陳舊的織機,增加新型織機和配套新設備,進一步提升了設備技術檔次、科技含量,在生產能力上也逐年翻番。“只有堅持技改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贏得主動,推動企業持續高效發展。”丁云法說。
為此,一直以來,三志紡織的高層均堅持把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放在首位,并投入大量資金創建了企業研發中心,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檢測中心、實驗室,配置了各種檢測儀器、試驗設備,保證了科技人員科研活動的開展,目前該公司申報的省級研發中心正在報批中。據丁云法介紹,三志紡織3年來的研發經費投入,已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4.3%以上。“大量的投入就是要保證產品始終沿著研發一代、儲存一代、生產銷售一代的方向,良性有序發展。”丁云法說。
環境問題使長絲織造企業在發展中普遍感到壓力,而節能減排已經為三志公司帶來現實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過多年攻關,三志紡織公司目前已實現了污水零排放。該公司污水處理系統投入使用后,根據當地環境保護局監測報告數據顯示,其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污水不外排并進行回用,系統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按目前300臺噴水織機用水計算,企業每天用水1300噸,全年生產330天用水量為42.9萬噸。按目前長興工業用水每噸4.5元的價格計算,企業要支付水費193.05萬元。然而,通過污水處理循環回用,每天只需添加13%的補充水就完全能夠滿足生產用水的需求,全年可減少工業用水37.32萬噸。處理回用成本每噸為1.45元,可減少支出113.85萬元;全年COD產生量283.28噸,通過污水處理循環回用,可減少COD排放18.66噸,按長興縣紡織行業COD排污權交易基準價每噸3萬元計算,可實現經濟效益55.98萬元。
以人為本不靠以人管人
走高端化路線,就離不開高端人才。一直以來,丁云法十分注重人才引進,先后引進專業對口研究生3人,大專以上學歷30多人,這些人才的引入,調整了企業人員的學歷知識結構比例,也為三志紡織開展科技研發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他們還長期和浙江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斷研發功能性遮光家紡面料,取得了相應科研成果。據悉,目前三志紡織擁有各項專利130多項,每年有一批新產品開發、推出,并且還在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還加大對一線員工的經常性技能培訓,做到新設備、新產品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生產能力。
“現代化的企業依靠的不是人管人,而是以信息化推動企業升級。為此,我們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管理(ERP)系統。實現內部管理數字化,從原材料進廠、原料質量分析、訂單需求、生產計劃安排,生產進度跟蹤、過程質量反饋,實行條形碼管理,員工的考核數據和績效考核管理隨機數字化。對外服務規范化,從合同的生成、訂單生效、需求數據調整到產品出廠銷售,全部由系統進行實時更新和監控。”丁云法介紹說。
10多年前的首次轉身讓丁云法認準了化纖長絲窗簾布生產的這條路,但剛起步的他沒有自己的技術,產品一直徘徊在低檔市場。不甘人后的丁云法決定放手一搏,于是他趕赴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拜師學藝,開展合作,進行事業的第二次轉身。正是這次華麗的轉身,讓三志紡織在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本土紡織行業深受影響的大環境下,仍然保持公司生產、銷售的逆勢上揚。2011年,該公司產值銷售1.8億元,預計本年度年產值銷售收入將達到2.8億元至3億元。
當記者追問丁云法企業發展的秘訣時,他表示,高端化的產品路線,高投入、高回報的產品研發理念,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以及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共同保證著三志的飛速發展。
不走尋常路
“企業之所以能夠具備抗擊風險的能力,具備產品的議價權,源于三志紡織在技改、產業升級過程中,以科技引領走精品之路的發展戰略。”丁云法如是說。
在2001年,丁云法以5000余萬元注冊資金創建了浙江三志紡織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打拼,如今的三志紡織擁有固定資產3.2億元,成為一家專業從事功能性遮光、阻燃、環保家紡面料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湖州市“重點骨干企業”。而真正引來業內外關注的還是三志的拳頭產品——功能性遮光阻燃家紡面料,這些面料不僅擺脫了“低價、量大”的低端路線,而且還因獨有的“魅力”遠銷歐美、南非、中東、東南亞和國內重要市場。
據悉,三志紡織與高校合作研發的阻燃產品已獲得了國際SGS認證(東南亞阻燃證書)、國際LNE認證(歐盟阻燃認證)及國內BG20286-2006認證(國內阻燃證書),并且率先獲得了ISO9001∶2008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和ISO14001∶2004環境認證,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市場的拓展提供了保證。據統計,如今由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品所帶來的收入,已占到三志紡織全部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的80%左右。
“我們認為社會在發展進步,人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針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客戶群體,提供不同的個性化產品是三志紡織的責任,因此公司每年分階段會向市場推出一定數量的適銷對路的新品。”丁云法說。此外,近年來,三志紡織不僅精心組織參加廣交會,還先后到歐州、美國、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參加產品展覽會,了解市場需求、發展方向、找產品的切入點。通過考察,丁云法認識到歐州、美國的市場需求特點是產品檔次高、質量要求高、環保要求高、附加值也高,而正是精品需求的一個潛在大市場。
重金之下的技改升級
多年的市場歷練,讓丁云法深刻感受到,企業要發展,產量是生存之本、質量是發展之源、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產量就沒有一切,更無效益可談。”在其堅持下,三志紡織連續幾年把技術改造作為他們發展的重中之重,技改的步伐始終沒有停頓。近三年,三志紡織不斷加大技改力度,技改投入資金1.5億元,同時還擴建廠房,淘汰落后陳舊的織機,增加新型織機和配套新設備,進一步提升了設備技術檔次、科技含量,在生產能力上也逐年翻番。“只有堅持技改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贏得主動,推動企業持續高效發展。”丁云法說。
為此,一直以來,三志紡織的高層均堅持把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放在首位,并投入大量資金創建了企業研發中心,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檢測中心、實驗室,配置了各種檢測儀器、試驗設備,保證了科技人員科研活動的開展,目前該公司申報的省級研發中心正在報批中。據丁云法介紹,三志紡織3年來的研發經費投入,已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4.3%以上。“大量的投入就是要保證產品始終沿著研發一代、儲存一代、生產銷售一代的方向,良性有序發展。”丁云法說。
環境問題使長絲織造企業在發展中普遍感到壓力,而節能減排已經為三志公司帶來現實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過多年攻關,三志紡織公司目前已實現了污水零排放。該公司污水處理系統投入使用后,根據當地環境保護局監測報告數據顯示,其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污水不外排并進行回用,系統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按目前300臺噴水織機用水計算,企業每天用水1300噸,全年生產330天用水量為42.9萬噸。按目前長興工業用水每噸4.5元的價格計算,企業要支付水費193.05萬元。然而,通過污水處理循環回用,每天只需添加13%的補充水就完全能夠滿足生產用水的需求,全年可減少工業用水37.32萬噸。處理回用成本每噸為1.45元,可減少支出113.85萬元;全年COD產生量283.28噸,通過污水處理循環回用,可減少COD排放18.66噸,按長興縣紡織行業COD排污權交易基準價每噸3萬元計算,可實現經濟效益55.98萬元。
以人為本不靠以人管人
走高端化路線,就離不開高端人才。一直以來,丁云法十分注重人才引進,先后引進專業對口研究生3人,大專以上學歷30多人,這些人才的引入,調整了企業人員的學歷知識結構比例,也為三志紡織開展科技研發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他們還長期和浙江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斷研發功能性遮光家紡面料,取得了相應科研成果。據悉,目前三志紡織擁有各項專利130多項,每年有一批新產品開發、推出,并且還在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還加大對一線員工的經常性技能培訓,做到新設備、新產品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生產能力。
“現代化的企業依靠的不是人管人,而是以信息化推動企業升級。為此,我們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管理(ERP)系統。實現內部管理數字化,從原材料進廠、原料質量分析、訂單需求、生產計劃安排,生產進度跟蹤、過程質量反饋,實行條形碼管理,員工的考核數據和績效考核管理隨機數字化。對外服務規范化,從合同的生成、訂單生效、需求數據調整到產品出廠銷售,全部由系統進行實時更新和監控。”丁云法介紹說。
回復 22584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