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 家紡市場的空間屬于誰?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東輝在全國家紡產業集群研討會上提出:當前,多數企業產品目標不夠明確,往往是什么賺錢就生產什么,隨機性強。這在企業初創和成長初期也是普遍的現象。但現在面對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消費者選擇性強了、面廣了,原先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生產方式完全不能適應競爭需要。從這次危機來看,倒下的企業中,像這樣的占了一定比例。無論內銷外銷,逆勢而上的“堅挺”企業始終是那些產品有特色的企業。
楊東輝表示,一寸長不如一寸強,一寸強不如一寸特。企業發展切忌東施效顰、模仿他人,而是要生產他人不可替代的產品,只有根據企業的特點走自己的路,做專、做精的企業才有生存的空間。企業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盤點一下自己的產品,學習國外大企業,勇于嘗試“瘦身療法”———明確哪個產品是企業的拳頭產品,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把產品做到極致。要像園藝工人修剪枝葉一樣,敢于砍掉那些和目標市場不吻合的產品,哪怕是它們暫時還有贏利。
思路1 認清自己,不盲目轉向
今年1-5月家紡出口總體同比呈下降趨勢,外銷企業倍感壓力。但即便如此,一些大企業出口業務還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家用紡織品出口受到影響是必然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受到負面影響。據海關統計,家用紡織品出口增幅仍高于紡織品出口增幅。一方面,外銷訂單肯定會相對減少;而另一方面,就可以拿到的訂單而言,流向是趨于集中的。”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副會長楊兆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9年是家紡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家紡行業重新洗牌端倪顯現,市場份額呈現出越來越向優秀企業集中的趨勢。
孚日集團是Intertextile-home的老展商,即將開幕的家紡展上,孚日集團仍將以大展位參展。在全球經濟實體共同的艱難時期,孚日集團今年一季度完成銷售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5.5%,完成出口額79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上繳稅金8400萬元,同比增長51%,逆勢之中實現首季開門紅;同樣是一季度,江蘇夢蘭集團出口總值逆勢大幅增長,出口額達351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山東云龍繡品有限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狠抓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使老企業煥發出新活力。截至3月下旬,云龍公司已接到5000萬元的生產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這些例子再次證明:市場洗牌在所難免,適者生存是不二法門。那些關注市場消費需求變化,并能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的企業,在洗牌中往往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
楊兆華認為,在金融危機加速家紡行業洗牌的進程中,訂單呈現出越來越集中的趨勢。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家紡行業中,提花布、床品、毛巾等出口前20名的產品的出口額全在增長,增幅最多的比去年同期增長47%。訂單越來越集中到兩類企業手中,一類是產品有特色,開發能力強的企業。這些企業一直有新產品,根本沒覺得有市場競爭壓力。另一類是前幾年完成了技術改造的企業,企業成本控制力增強,有能力更大限度壓縮成本,為客戶提供利潤空間。
對于這兩類企業來說,后危機時代,不重在“危”而重在“機”。專家分析,中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沒有改變,金融風暴的蔓延導致歐美紡織品市場消費萎靡,需求開始轉向中低端產品,這將為物美價廉的中國家紡產品帶來更大的機遇。
而這個機遇的獲得者將是那些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勇于調整變革產品結構的企業。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